有色金屬近來走勢未見大的“波瀾”,不過,鉛鋅在近五個交易日的表現卻是讓人眼前一亮,不知不覺中已走出一小波上揚的曲線。在整個有色板塊中,滬鉛基本面最強,鋅、鋁、銅“差強人意”,鎳、錫的走勢有些孱弱。自5月19日以來,滬鉛價格步步攀升,累計漲幅超過10%,分析人士認為,滬鉛的上漲主要源自鉛精礦供應偏緊,鉛酸蓄電池消費旺季來臨、宏觀面平穩、再生鉛生產受限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鉛價。
上周,美聯儲加息的靴子再次落下,美元走強,“耶奶”不僅宣布加息,還同時拋儲了要在今年開始“縮表”的意向。從國際宏觀環境來看,這對有色板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。然而,也有機構認為美國加息+縮表的一系列動作意味著美國經濟可能大幅改善,基本金屬價格將整體處于回升態勢。
整體來看,“鉛鋅”在有色板塊中可算得上是“一枝獨秀”,而其之所以能在跌勢中相對堅挺的主要原因,都可以歸根于供應端。華泰期貨紀元菲在近期的調研實錄中說:“今年以來鋅價高位震蕩,鋅礦最緊張的時期在去年四季度,目前有所寬松,但遠未飽和。從絕對數量看,今年鋅礦利潤依然維持較高水平。但從邊際角度看,隨著鋅礦供給增加,加工費將逐漸走高。若鋅價維持震蕩,產業鏈利潤將從鋅礦端延伸冶煉端。預計鋅礦產量維持穩定,后期僅會小幅增加。此外,貿易商有增加鋅礦進口的意向,以緩解當前供給緊張的狀態。”
相關品種負責人表示,LME注銷倉單大增對鋅價的上漲起到刺激作用。據上海有色網統計,6月22日LME鋅注銷倉單占比激增至65.9%創2013年5月28日以來新高。
據ILZ、SMM數據顯示:1-4月全球精煉鋅產量424.4萬噸,全球精煉鋅需求量457.9萬噸,全球精煉鋅存在缺口。截止至6月22日,較年初相比,LME鋅庫存下降12.4萬噸,LME鋅去庫存化持續。
可見,海外隱形、顯性去庫存化,在一定程度上對LME鋅價起到支撐作用。LME鋅現貨自4月初的貼水25美元/噸,逐步收窄至10美元/噸附近,短期現貨貼水或繼續收窄且有望轉升水。國內市場來看,現貨市場貨源偏緊以及庫存處于相對低位對鋅價支撐依舊,預計短期偏強走勢延續。
繁華落幕后,滬鉛或將“回歸”
上海有色網資深鉛研究員王蘭表示,排除外部因素對于鉛價的影響,鉛的基本面比較強,鉛精礦供應偏緊,雖不至于短缺,但也是維持緊平衡。原生鉛冶煉廠各種檢修、限產,出貨基本是長單為主,成品庫存量一降再降,預計6月份產量較5月將繼續下降約2萬噸左右。
此外,再生鉛受環保因素影響,小廠基本關停90%,大廠中也有部分停產,影響較大的就是安徽地區的幾家再生鉛冶煉廠(4-6月停產),正常生產的話每天精鉛產量在2000噸左右,因而,現貨市場再生鉛貨源非常緊張。
然而,近期小型鉛冶煉廠已經陸續復產,安徽也有幾家逐漸恢復生產,但因原料供應不足、產量不太穩定,加上看漲情緒,精鉛基本是高價限量供貨。
五礦經易期貨資深研究員侯亞鵬認為,鉛的供應端沒有明顯變化,主要是消費端,鉛下游存在一個庫存周期,進入6月和11-12月,蓄電池下游的經銷商會補庫,帶動蓄電池企業搶貨潮,河南地區零單升水SMM當日價格200以上,但并不是說終端消費向好,終端行業(汽車、電動自、基站)增速都是下滑的,基站今年是負增長,這一輪補庫后,鉛回歸理性的概率較大。
永安期貨研究所所長任新普認為,國內經濟預期偏低,基建、房地產、汽車增速回落,有色金屬承壓不小。短期內某些品種有望延續反彈,但中期大環境偏差局面沒有改變,過剩、增供、缺需依然是階段性主導因素,短多長空仍為常態。整體來看,滬鉛高位震蕩,底部支撐較強,但上行阻力亦較大,短期或維持震蕩走勢。